
- 索 引 号: ND00300-0401-2023-00014
- 发文字号: 宁城管建议〔2023〕7号
- 发布机构: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
- 生成日期: 2023-05-18
- 标 题: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 第1156号建议的复函
- 有 效 性: 有效
答复类别:B类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
第1156号建议的复函
江艳如、王朝新、肖鹏、范良志、郑举庆代表:
《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第1156号)收悉,现结合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加快部署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无害化、资源化水平。目前已逐步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体系,提高垃圾分类覆盖率。
一、主要工作措施
突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长多次对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批示,刘笃凡副市长多次组织研究推动,努力提升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定时就专题研究一次,加强统筹安排。一是高站位把牢方向。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将宁德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宁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市
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专班,负责牵头组织、推进、协调、督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二是高起点谋划布局。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了《宁德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宁城管〔2022〕58号)《2022年宁德市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管理考评办法》(宁垃分办〔2022〕3号),细化年度目标、时间节点等。制定印发了《宁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和投放指南》(宁垃分办〔2022〕1号),更好地引导和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研究制定了《宁德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的指导意见》(宁商务流通〔2022〕149号),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逐步实现两网共享信息、人力、物流、设备设施、平台等资源,提高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完善设施配套,健全分类体系。在分类投放方面,
中心城区以完善配套设施为抓手,合理规划布局,新建分类屋、推进亭改屋。对城中村、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等部分投放点进行整改提升,添置了洗手池、照明灯、定期消毒杀蚊等硬件设施,对点位较为散乱的个别小区、路段合并点位,整合减少投放点。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垃圾分类屋(亭)541座,配备了部分桶边督导员,屋(亭)内配置了标识清晰的四分类投放桶,同时购置了厨余垃圾运输车辆,逐步开展分类运输,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在分类收运处置方面,中心城区其他垃圾运至宁德市漳湾焚烧发电厂处置;因厨余垃圾处理厂未建成(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置厂已完成选址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建设的前期工作),部分厨余垃圾运输至宁德餐厨垃圾处置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由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置厂(处置规模200吨/天)负责处置;有害垃圾已对接专业处置企业,拟运输至有害垃圾处置厂进行处置。可回收物通过垃圾屋(亭)内设置的垃圾桶,回收至可回收物收集点。同时,根据《宁德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到2023年底,各县(市)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40%以上。目前各县(市)均已出台地方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福鼎市作为2022年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县城,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加强垃圾分类屋亭建设,实现示范片区内的封闭式小区、公共机构、主街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面,2021年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共推动22个以上全域乡镇、完成754个行政村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覆盖全市行政村35.5%。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新生活,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三)完善宣传教育,强化全民参与。一是持续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我局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学雷锋志愿活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开展“垃圾分类共建美丽新宁德”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常态化宣传;以社区、村居为着力点,发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37场次;开展入户宣传居民户数达4.8万户,入户率达41.21%;在市级以上媒体开展垃圾分类宣传24次。二是小手拉大手,分类进万家。市教育局指导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把垃圾分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德育工作、文明校园创建、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等。中心城区各校开展“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各类型的校园知识普及和实践活动共38次。三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垃圾分类我先行。市委组织部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范畴,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号召,全力发挥党建工作和党员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引领作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力量,发动社区居民、机关工作人员共建共治共享,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观念,引导身边人逐步掌握正确的垃圾分类常识,形成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机关、志愿者等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33场次;调动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等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共计1137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45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也将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一是继续完善配套垃圾分类终端,加快推动中心城区厨余垃圾处置厂、宁德市危废处置厂;配齐各类垃圾运输车、垃圾分类亭。二是推进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东侨经济开发区建成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霞浦县城区建成省级县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全市完成40%行政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三是加大与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开办垃圾分类专栏等方式丰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内容,深入报道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示范片区的经验做法。四是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奖惩激励机制,对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个人、家庭、住宅区、单位等进行奖励,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各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领导署名:徐木春
联 系 人:薛赞钊
联系电话:13178288833
宁德市城市管理局
2023年5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